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她出生在日本大阪,却成为朝鲜"太后"。她是舞蹈演员出身,却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。高英姬,这个被称为"日本制造"的神秘女人,如何改变了朝鲜的历史?
大阪鹤桥的朝鲜女孩
1952年6月26日,大阪市生野区鹤桥这个朝鲜人聚居的街区里,高英姬呱呱坠地。她的父亲高太文是个有本事的人,靠着一身柔道功夫在日本打出了名堂。
那个年代的在日朝鲜人日子不好过。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,约6500名在日朝鲜人被屠杀,这种恐怖阴影一直笼罩着每个朝鲜家庭。高太文算是幸运的,凭着柔道技艺养活了一家人。
1960年代初,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号召海外同胞回国建设。高太文心动了,这个济州岛出身的男人决定带着家人回到祖国。当时有9万多在日朝鲜人响应号召,乘船回到朝鲜。
回国后的现实很骨感。这些"旅日朝胞"在朝鲜被叫做"日胞",听着就不太友善。他们不能在党务、司法、外交等重要部门工作,每个机关招收"日胞"的比例限制在1.5%。
高太文还算争气,很快在平壤体育团当上了柔道教练。他带出来的学员在各种比赛中拿奖拿到手软,"朝鲜柔道始于高太文"这话在体育界传开了。
小高英姬跟着父亲的光,进了万寿台艺术团当舞蹈演员。这姑娘长得不错,身材修长,举手投足都有股子优雅劲儿。更重要的是,她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,既有东方女性的端庄,又带着在日本生活过的那种开朗。
权力中心的浪漫邂逅
1970年代中期的一个晚上,金日成主席举办晚会。万寿台艺术团自然要去表演助兴,高英姬也在其中。
那时候的金正日三十多岁,正管着文艺宣传工作。他经常看演出,对文艺工作者也比较关注。但这次不一样,当高英姬翩翩起舞时,金正日的眼神就没离开过。
演出结束后的酒会上,金正日主动走向了高英姬。这在当时可是大胆举动,毕竟一个是领导人的儿子,一个是普通演员,身份差距不是一般的大。
两人聊起来才发现挺投缘。高英姬不仅有艺术天赋,见识也广,在日本的生活经历让她对国际文化了解不少。金正日听着新鲜,这姑娘和其他朝鲜演员确实不一样。
从1975年开始,高英姬在金正日的"秘密聚会"中坐在"领导人同志"身旁。23岁的她能有这种待遇,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两人关系不一般。
到了1977年,高英姬干脆不参加公开聚会了。她和金正日出入成双,还亲手为他脱外套,陪他跳舞。金正日开始和高英姬恋爱后,经常带着她开奔驰车兜风,在车里通宵听韩国歌曲。
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的朝鲜简直是天方夜谭。私人汽车都是稀罕物,更别说开着奔驰在平壤街头兜风了。至于听韩国歌曲,那在南北对立严重的年代更是敏感得很。
金日成主席对儿子这次恋情没有反对。和之前那个比金正日大6岁、已婚还带着孩子的成蕙琳相比,高英姬年轻未婚,而且"爱国侨胞"的身份在政治上也说得过去。
三个儿子的继承权争夺
高英姬1981年和1983年分别为金正日生下了金正哲和金正恩。这两个儿子的出生,彻底改变了朝鲜未来的政治格局。
高英姬很有远见,她深知在朝鲜这种政治环境下,国际视野是不可或缺的优势。1996年到2001年,金正恩和妹妹金与正化名"朴银"和"郑顺",假扮朝鲜驻瑞士大使馆职员的孩子,在瑞士伯尔尼国际学校就读。
在瑞士的日子对金正恩影响很大。他学过人权、民主,了解马丁路德金、曼德拉、甘地这些人物。这种教育背景在朝鲜政治精英中独一无二。
金正恩对篮球特别痴迷,影响了学习,高英姬不得不从朝鲜飞过去训斥他。这个细节很说明问题,高英姬能自由往返瑞士和朝鲜,这种特权当时极其罕见。
2001年,金正男持假护照去日本迪士尼被抓,彻底失去了继承人资格。这让高英姬的儿子们在竞争中占了上风。
金正哲2004年被任命为朝鲜劳动党组织指导部第一副部长,看起来前途光明。但这孩子性格温和,更喜欢音乐艺术。2006年他追星跑到德国看演唱会,被记者发现后政治前途基本就完了。
相比之下,金正恩展现出了更适合政治的特质。他好胜心强,在篮球场上极具攻击性,专注认真。这种竞争意识和专注力,正是政治领袖需要的品质。
2009年3月,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候选人。5月,平壤的小学开始教《金正恩将军之歌》,外界都看出来接班人定了。
2010年9月,金正恩被任命为朝鲜人民军大将,当选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。在朝鲜这种"先军政治"体制下,掌握军权就掌握了一切。
从乳腺癌到神话塑造
2003年,高英姬被查出晚期乳腺癌。这个消息对金正日是个沉重打击,他动用一切资源为妻子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案。
2004年,高英姬赴法国巴黎接受治疗。在那个年代,朝鲜公民出国就医几乎不可能,但高英姬不同,她是未来朝鲜领导人的母亲。
法国有世界一流的医疗技术,高英姬接受了最先进的治疗。金正日频繁往返平壤和巴黎陪伴妻子,这种深情让人看到了政治家内心的柔软。
但癌症不讲情面,2004年5月24日,高英姬在巴黎去世,享年52岁。朝鲜官方对此保持沉默,这种做法可以理解,毕竟领导人的私生活历来保密。
随着金正恩接班地位确立,金正日开始在国内为高英姬造势。1999年起,朝鲜军队就开始称她为"平壤妈妈",创作了《妈妈和战士们在一起》等歌曲。很多部队把高英姬的画像挂在军营里。
2012年,朝鲜制作了歌颂高英姬的纪录片,首次公开了她和金正日的生活片段。片中高英姬朗诵赞扬金正日的诗歌,声音首次公开:"即使在将军最困难的时候,我也始终站在将军身旁。"
高英姬被尊称为"平壤母亲",这和金正日的母亲金正淑被称为"朝鲜母亲"规格一样。一个象征国家创建,一个代表政治中心,这种称呼的差异很有深意。
高英姬的墓碑立在平壤大成山附近的湖边,石碑上嵌着她的照片,写着生卒年月。能在这种地方建墓,在朝鲜是极高规格的待遇。
"日本制造"的朝鲜太后
高英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。她从大阪鹤桥的朝鲜人街区,走到万寿台艺术团的舞台,最后成为朝鲜政治万神殿中的"伟大母亲"。
这个"旅日朝胞"的身份本来是政治包袱,但高英姬硬是把它变成了优势。她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精神,通过儿子金正恩得到了延续。
金正恩身上既有祖父金日成的革命传统,也有父亲金正日的政治智慧,更有母亲高英姬的国际视野。这种多重传承让他的执政风格与前两代不同。
高英姬的影响力远超她的生命。通过不断纪念和宣传母亲形象,金正恩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,也为自己的政治地位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女人,最终成为朝鲜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。她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朝鲜的政治格局,虽然永远不会站在政治舞台中央,但影响力却延续到了朝鲜的未来。
全国10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