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寒武纪股价在2025年8月28日以1587.91元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,成为A股"新股王"时,市场沸腾了。而更令人惊叹的是,一位名叫章建平的神秘牛散,仅用4个月时间就在这只股票上狂赚56.6亿元,其中单日浮盈就超过13亿元。这位从5万元起家的投资传奇,究竟如何精准捕捉到这场科技与资本的盛宴?
寒武纪登顶A股:一场科技与资本的狂欢
寒武纪2025年半年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.81亿元,同比增长4347.82%;归母净利润10.38亿元,成功扭亏为盈。其中云端产品线收入占比高达99.6%,完美契合了AI算力需求爆发的产业风口。这一业绩飞跃直接推动其股价从2024年末的658元飙升至1587元,市值增长超过3300亿元。
这场资本盛宴背后,是国产AI芯片替代浪潮与全球大模型竞赛的双重驱动。寒武纪不仅掌握7nm先进工艺技术,其训练软件平台还扩展了对DeepSeek、Qwen等主流模型的支持,性能指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。当茅台代表的消费逻辑遇上寒武纪象征的科技叙事,A股市场完成了一次深刻的风格切换。
章建平的投资进化史:从草根到百亿牛散的密钥
章建平的投资生涯堪称一部A股市场进化史。1996年带着5万元入市,到2007年资产已达20亿,靠的是"涨停敢死队"的短线交易策略。2008年后,他转型为"政策驱动+产业趋势"投资者,先后捕捉到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等赛道红利。
2024年四季度,当寒武纪股价处于相对低位时,章建平斥资约35亿元买入533.88万股。2025年一季度,在市场普遍看淡的情况下,他逆势加仓74.75万股,总持仓达608.63万股,建仓成本约40亿元。这一决策建立在对半导体周期底部的精准判断,以及对AI芯片国产化替代空间的深度测算之上。
财富密码解码:寒武纪战役的三大制胜要素
章建平的成功绝非偶然。首先体现在左侧布局的胆识上,2024年四季度建仓后,面对2025年一季度股价继续下跌5%的压力,他依然坚定加仓。其次是产业研究的深度,他提前预判到大模型训练带来的算力需求井喷,抓住了寒武纪业务转型云端产品的关键节点。
最具艺术性的是筹码博弈策略。数据显示,章建平加仓阶段恰逢机构持仓比例从12.3%降至8.7%,形成了完美的筹码交换。当市场情绪回暖后,这种筹码结构为股价爆发创造了理想条件。截至8月28日,其持仓市值已达96.6亿元,浮盈56.6亿元。
牛散VS机构:A股市场的话语权之争
寒武纪案例生动展现了牛散与机构的行为差异。受制于排名考核和风控要求,机构往往在趋势明朗后右侧追涨。而章建平这类牛散则凭借灵活仓位、高波动容忍度和产业人脉,能够先于市场发现机会。
值得注意的是,章建平同期还布局了海南华铁、奥飞数据等AI基础设施标的,形成组合投资策略。在寒武纪股价从658元到1587元的过程中,其持仓增长56亿,而机构持仓占比反而下降3.6个百分点,这一反差耐人寻味。
造富神话背后的冷思考
尽管寒武纪业绩爆发,但半年报显示其存货较期初增长51.64%,达26.90亿元,这提示了AI芯片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。章建平案例的可复制性在于对产业政策的敏感度、技术路线的预判力,以及"别人恐惧我贪婪"的逆向思维。
注册制时代下,专业研究能力正取代简单的筹码博弈成为新财富密码。普通投资者在惊叹造富神话的同时,更需警惕高估值科技股的分化风险,毕竟不是每个故事都能迎来完美结局。当资本狂欢落幕,最终胜出的永远是那些看得懂、拿得住的人。
全国10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