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,老家后门山丘上那块菜地里的收获季,最能勾出舌尖回忆的,不是什么名贵菜式,就是姥姥那双巧手揉出的土豆饺子。面粉和土豆揉出的面团温顺躺在搪瓷盆里。等揉擀之间转韧时,轻轻摊在手掌上,雪缎子似的,柔得仿佛捏一团就要化掉,却软韧不塌,再包上一捧黄萝卜肉馅,指尖轻巧抹捻,哪怕扯出小小裂口也没关系,捏一粒小面团打个"补丁",立刻修好。
等到胖鼓鼓的小家伙们在笼屉上吸足水气蒸透了四十来分钟,揭开锅盖那一刻,简直像揭开一屉惊喜——原先的面团,已经成了半透明的水晶盒子,凝然封存着蒸成了蜜脂的肉丁与萝卜茸馅儿。咬下去,外层如同清晨沾着露水的棉布片,嚼劲十足又裹着一种奇特的滑爽,内里的馅料热烫丰腴,胡萝卜丝带着戈壁艳阳下的甜味,肉末则香得扎实入味,嚼着嚼着,恍惚之间竟分不清到底是在吃面皮,还是在享受一团韧而不硬的土豆胶体,蘸一口香油调成的酱汁,这朴素而珍奇的口感就在口中交融绽放。
展开剩余77%舌尖上的这份晶莹与嚼劲,是烟火里的智慧,亦是粗朴日子馈赠给人间的一道温柔的执念——在嚼劲与柔软间寻着平衡的,何止是盘中之味,亦是我们穿行人生的态度啊。
【制作配料】土豆 面粉 淀粉 清水适量 馅料适量
【制作方法】
1、土豆一大盆,去皮后清洗干净备用;
2、去皮的土豆用这个工具擦成土豆泥;主要就是这个工具,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料理机打碎也是可以的,就是口感上有点差别,这个工具擦出的土豆泥是丝状的,所以他的口感是有嚼劲的那种;
3、然后挤干水分,把土豆泥放在盆里,加点面粉上去备着;挤出来的水分不要扔掉,沉淀一会儿,把里面的淀粉沉淀出来,再把上面的水分倒掉,就得到了土豆淀粉,把土豆淀粉一起加在盆里;
4、揉均匀就可以;这个吃法我们从小吃到大,具体的比例其实是没有的,但是注意‼️两点就可以,第一就是面粉不需要加很多,看看盆,把土豆泥抹平整,表面撒薄薄一层就可以;第二就是最后可能会有点干,可以酌情加点水;其他没有啥大问题。
5、最后的面团是很好推开,然后不粘手的状态就可以;取适量的面团,放在手里摊开,然后包上适量的肉馅儿,包起来就可以;这个其实很好包的,开裂的打个补丁就可以;
6、这个包这个肉馅儿的大饺子很好吃,肉馅儿就是上一篇文章的黄萝卜饺子肉馅儿,很好吃!圆饼的这种当作主食,然后蘸酱来吃;全部做好之后放在笼屉上;
7、水开上锅蒸40分钟左右;
8、蒸出来就变成透明色了;大饺子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蘸着凉拌汁吃都非常好吃,表皮的口感很特别,可以用这几个词形容:透明、柔软、有嚼劲;
毫不夸张的说,我这一口气吃了5个大饺子;每年回来,我老妈总是拿这个投喂!
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评论吐槽,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,欢迎点赞关注!您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!
发布于:山西省全国10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