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航空碳减排的迫切需求
航空业占全球人为CO₂排放的2.5%-3%,且随航空需求增长持续上升。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,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成为关键解决方案。SAF以生物质(如餐饮废油、藻类)为原料,通过加氢处理、费托合成等技术转化,可减排CO₂达55%-92%,且无需改造现有发动机。2025年全球SAF需求预计达航空燃料总量的0.6%,2030年将增长10倍至45亿加仑(占3.8%),但当前产能不足规划的三分之一 。
传统SAF生产与检测的瓶颈
原料供应不稳定:餐饮废油收集渠道分散,难以保障连续供应,而传统航煤原料(石油)供应链成熟 。
生产成本高昂:SAF成本至少是传统航煤的2倍,合成SAF(e-SAF)成本高达7倍,主要因生物质转化工艺复杂 。
氢含量检测效率低:
展开剩余63%l 传统方法(如化学滴定、色谱法)需复杂样品前处理,耗时数小时,依赖专业人员操作,易引入人为误差 。
l 破坏性检测:压汞法等会破坏样本结构,无法复用,增加原料损耗 。
低场核磁共振技术:原理与突破性优势
核心原理
低场核磁共振(LF-NMR)基于氢质子(¹H)的磁共振特性:
l 信号强度:与样品中氢质子总量成正比,可精准量化含氢组分(如生物油脂) 。
l 弛豫时间:氢质子在不同分子环境(游离油、结合水)中的弛豫速度差异,实现组分分离与定性分析 。
技术优势
快速高效:单次检测仅需数分钟,符合ASTM标准,适用于生产线实时监控 。
无损环保:
l 无需化学试剂,样品可重复使用(如回收航空燃料样本) 。
l 永磁体设计(0.5T磁场),无辐射污染 。
多参数同步分析:
l 同时获取氢含量、孔隙分布(如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) 。
l 支持金属容器内检测,避免顺磁性物质干扰 。
操作便捷:非专业人员经培训即可操作,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。
应用案例:
未来展望
随着欧盟、英国等地强制SAF掺混政策落地,LF-NMR技术将加速普及。其绿色、高效特性完美契合SAF产业对原料溯源、工艺优化及碳减排验证的需求,成为航空脱碳的核心技术支撑 。
发布于:江苏省全国10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